財團法人臺西文教基金會;臺西文教基金會; 台西文教基金會; 台西

回丁歷史

莊景輝談陳埭丁氏宗祠
 

照片說明:董事長丁重誠先生伉儷和大姊陳埭尋根之旅,與族人、莊景輝教授在丁氏宗祠合影 ,上方為陳埭萬人丁的匾額


【學者介紹】莊景輝
現任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主講的課程有:考古學概論、田野考古方法、文物法規與管理、海外交通史跡。
【資料來源】截取自 https://goo.gl/u24JCG
 
  陳埭丁氏回族,聚居于晉江市陳埭鎮的江頭、岸兜、溪邊、四境、花廳口、鵬頭、西阪七個行政村,有回民兩萬多人。據《丁氏宗譜》記載,一世祖節齋,在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自姑蘇貨賈於閩泉,卜居郡城文山裡。至三世碩德於元代末年率子丁善舉家遷居城南二十七都陳江雁溝裡,即今之陳埭。七個世紀以來,丁氏在這片美麗富饒的晉東平原上繁衍生息,開基拓業,發展成了被譽為“萬人丁”的大姓巨族。坐落在丁氏肇基之地岸兜村的“丁氏宗祠”,是陳埭丁氏回族形成、發展、興盛歷史的寫照,其以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而著稱,1991年3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福建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肇建年代
  追溯丁氏宗祠的歷史,最早提出建祠的是三世祖丁碩德。明萬曆二十八年 (1599年) “賜進士榜眼及第資政大夫南京禮部尚書前吏部左部侍郎兼侍讀學士眷生黃鳳翔頓首拜撰”的《重建丁氏宗祠碑記》雲:“三傳至碩德公,徙居陳江,遺命諸子,即所居營祠焉。”1丁碩德,即丁夔,字大皋,生於元大德二年 (1298年),卒於明洪武十二年 (1379年),是丁氏遷居陳埭之肇基者。丁碩德在臨終之前留下要兒子們在所居之地建立祠堂的遺囑,並非偶然。丁氏一世至三世單傳,三世碩德剛滿周歲祖父丁謹(字慎思,號節齋,1251—1298年)就去世了,八歲時父親丁嗣(字衍宗,號述庵,1273—1305年)又不幸逝世。當年碩德的母親陳氏(謚順正)25歲,祖母陳氏(謚大娘)51歲,三口之家,“順正妣所處為艱,當元季仳離之際,舅歿姑老,絜八歲之孤三世一身,鞠育以底于成”2,丁碩德在母親和祖母的撫養、教育下長大成人。“碩德公商販于外,往來蘇、泉之間”3,繼承父祖以做生意為業,至晚年積攢了一定的財富,藉著小康家境,其兒子丁善(字彥仁,號仁庵,1343—1420年)與同處城南的鄰居,“系出泉南右族宋永春開國男少師公夏之六世孫”莊淑懿聯姻。然而,元代末年,泉州爆發了“亦思巴奚”戰亂,這場為爭奪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勢的戰亂,肇始於至正十七年(1357年),息止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前後持續了10年。前5年義兵萬戶賽甫丁及其同類阿迷裡丁叛據泉州,“民被荼毒”,後5年市舶司提舉那兀納和蒲氏發動兵變,稱雄興泉,“大肆淫虐”,緊接著又是元將陳友定討伐叛軍,“凡西域人盡殲之,胡發高鼻有誤殺者”4,使泉州這座稱盛一時的國際都市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戰亂使泉州生靈塗炭,海外貿易凋敝零落,色目人紛紛逃往海外或徙避他鄉。丁氏一家出自莊淑懿的建議,以她對丁善“丈夫當自營一方,擴地力所出以長貲產、充貢稅,即進不能效古人輸助邊餉退亦不能為素封,安能向市廛混賈豎,規規逐微息耶?”5的勸說而因應時局做出抉擇,遷出泉城,“植業于城南之陳江”。入明以來,在大漢民族主義政策和排外風潮的影響下,尤其是泉州地區漢人因元末兵亂的蹂躪而對色目人所產生的怨恨心理和反抗情緒,使得回回倍受歧視。從回教之色目人,在明代雖入編戶,然被視為“棼亂我族類”者,而“色目之道,夷狄之俗”則被當作是弊端6。因此,失去了元代那種優越社會地位的色目人,不僅紛紛避居鄉下,而且改換姓氏,隱居不名,以圖生存。八世丁儀在《族譜序》中述及丁氏家族之歷史雲:
  相傳有始祖諱謹者,往年賈於泉中,因卜居於城南隅。傳至三世祖諱夔者,植業于城南之陳江二舍許,因而遷居,子孫相傳,隱伏耕讀于其中,力行為善,鹹知自遠於法而保其家,故其屬日以蕃。7
    丁儀所記丁氏“隱伏耕讀”于陳埭,以“遠於法而保其家”的情形,揭示了當年回回避難隱居的歷史事實。丁氏回族遷居陳埭後,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得不隱匿自己的真實身份和來歷,以二十七都占籍為帖,“惟篤實躬行,濟人及物為家法”8,在廣袤的漢族社區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丁碩德之所以在去世前遺命諸子所居營祠,不能不說緣起於其非同一般的家庭處境的影響以及從小接受來自祖母和母親的漢文化薰陶。把丁氏宗祠的建立放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來認識,顯然對丁碩德建立祠堂祭祀祖妣盡其孝道的“營祠初衷”有一更深層次的理解。
  丁碩德有四子:曰泰、曰善、曰實、曰朗。泰殤,實于父卒後沒幾年相繼去世,朗為“芽之旁出者”。因此,在丁碩德之諸子中,能遵“遺命”而完成其宿願的只有次子丁善。丁善“為人倜儻志大,以才略雄於裡中”,為後世子孫尊為“光前裕後之列祖”9。丁善確不負父望,在他手頭創建了宗祠。丁啟濬(字享文,號哲初,繼號蓼初,1569—1636年)《三宗祀議》述及宗祠雲“仁祖拓基啟宇”,正是記載了這一事實。但是,丁善建祠的具體時間,卻不見有明確的記載。由丁碩德“遺命”到丁善實施所界定的時限看,宗祠是在丁碩德去世的洪武十二年以後至丁善在世的永樂十八年 (1420年)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建造的。不過,這期間發生的“丁善坐誣”案,給宗祠的建設帶來了影響。《府君仁庵公傳》記載:
  時海內甫定,尚襲蒙古色目之舊。裡社好為白蓮會,搖惑眾志,官雖厲禁猶弗戢。有司廉公行誼,使糾於鄉。公發岸溝諸黨觸禁,白請以官治之。新令方嚴,而犯綱者眾,致獄歲久不決,奏下刑部,逮公與諸黨至京,連及公之長子俱系獄。10
  因請官府治白蓮會,丁善及長子媽保(字世隆,號毅庵,1366—1431年)遭監禁。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是哪一年出獄的,譜載不詳。《誠齋府君傳》雲,次子觀保(字世孚,號誠齋,1369—1436 年)“至京擊登門鼓,陳奏天子,伸明父冤,明太祖親覽其表,……遂赦公之罪,……父子踴躍歸家團聚”11。何喬遠記誠齋“出仁庵公難於燕”,其“年甫十五”12,若據此推之,誠齋生於洪武二年 (1369年),丁善出獄當在洪武十六年(1383 年),這似乎是不可能的,這一年媽保才剛18歲。《二莊孺人傳》雲,淑懿在丈夫和兒子逮系京師時,“門內事無钜纖,督僕力持,數載有隆無替”13,可見父子兩人在監獄裡被關押了好些個年頭。假如是洪武十六年出獄,入獄的時間顯然是在這幾年以前,那時媽保尚未成年,是不會“俱系獄”的。那麼,丁氏父子遭捕入獄的起止時間究竟是在何時,考之甚難,不過可據以下三點推其大概。第一,媽保有三子,長子守一生於洪武十八年 (1385年),次子亨仲生於建文二年 (1400年),三子亨叔生於永樂三年(1405年),長子與次子的年齡相差15歲,這很可能是因媽保在此期間遭系獄而造成的。第二,丁善請官治白蓮會,“按法奏十人以上大罪不實當論死,而諸党揚揚然得志,謂公父子當系死獄中”14,觀保於是於洪武二十七年 (1394年),在鹿園向潘糞掃買地“開作生墳”15,無疑是出於以備應急安葬這一考慮,說明此時丁善還在押獄中。第三,譜載觀保“年甫十五,間關八千餘裡”,“往京陳奏天子,救父回家”16,此乃15歲孩子之所為,是很難想像的。但有一點值得聯想的是,誠齋上京伸明父冤,在年齡上似有出入,而事情則是有可能的,他應該得到了其母舅莊兼才的支持。莊淑懿的弟弟莊兼才,“洪武丙子(二十九年,1396年)應天舉人,丁醜 (三十年,1397年) 聯第進士,授行人,升刑部主事,曆郎中,凡讞獄未平者,悉取正焉”17。誠齋之所以能“脫父厄”,應與身居刑部主事的莊兼才不無關係。
  見如上述,大致可以推知,丁善及長子遭系獄發生於洪武十八年以後,出獄在洪武三十年左右。這一推斷,與丁善“歸,猶十數年,老于家,壽終七十八”18,去世於永樂十八年的記載正相吻合。這樣一來,宗祠的營建,只能是在丁善出獄後的事。丁善及長子雖坐誣逮系京師,但由於妻子淑懿的致力操持, 使“家用益饒”19的家庭經濟並沒有因之而遭受多大的挫損。丁善還曾於永樂七年(1409 年) 買“房屋大小五間及山地一畝”“為業”20。其遵父命“拓基啟宇”創建宗祠,也應是在永樂初的這一時候完成的。民間廣泛流傳的一則故事,有道是丁善的三子福保(字世章,號英傑,1375—1432年)從小牧牛,天天抱牛犢過溝放養,日久如故,隨著小牛的逐漸長大,福保因此練就了過人臂力,某日赴打擂臺,過招數回合不下,急得妻子施氏在台下大叫“抱牛”而提醒了他,於是福保奮力將對手抱起拋之下臺,得勝後即拆擂臺杉木搬運回家建宗祠。“五世祖英傑公拳術冠閩,赴省擂臺得勝”21之傳說是否屬實有待稽考,但事件當發生在福保青壯年時期的永樂間,這無疑為丁氏宗祠的建立時間提供了又一佐證。
  值得一提的是,九世丁自申(字鵬嶽,號槐江,1521—?年)撰《二莊孺人傳》,對“大宗祖仁庵府君之配”淑懿“大造於我家”,有功于丁氏家族給予很高的評價,盛讚“自古家之興,非特一丈夫之力也,蓋必有內助焉”22。淑懿孺人“自歸仁庵公,即斥紈綺服寒素”,但漢族的傳統觀念卻給家族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當“莊祠毀於火”,淑懿“載少師以下木主別祀私室”23,她那根深蒂固的崇祖意識,必然給仁庵以深刻啟導。丁仁庵遵父命而創建宗祠,不可忽視莊淑懿積極推動的重要作用。
 
二  歷史沿革
  丁氏宗祠肇建於明永樂年間,歷經修葺、重建、擴築,始至如今之規模,丁氏族譜、碑刻詳細地記載著宗祠沿革的歷史。
  丁善“拓基啟宇”所建的“宗祠”規模有多大不見記載,在此之後的100多年間,也並沒有進行過太大範圍的增建擴築,丁自申所說“祠不過三間”24的狀況,一直維持到了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毀於兵燹。族譜載這一年冬,“倭據其地,舉族室廬蕩然俱毀,無有存者,老少壯長,旅寓城中,生無甯居,沒無寧祀”25,宗祠遭到了徹底的破壞。八世承德公丁懌(字甫儀,號後吾,1484—1573年)見狀“傷之”,囑於其子梧州公丁自申 “不可以當吾世而湮宗祠”26,“至戊辰(1568年)遘疾,呼申語曰:顧大宗祠未落成,死而見祖宗地下,懼以我為慢”27。丁自申遂“承父志續先構”,“捐金營建”28。族譜載,兵燹之後“始祖祠宇議以眾力建者不下三百人”,丁懌“量用己貲充估費之半”29。重建工程是在宗祠遭災七八年後著手進行的,丁懌於是“月往祠堂考築視成,筮吉奉主告竣事,複置酒張樂,胥會三百子姓於堂中,以聯同祖之愛”30。丁懌是一位處家孝友、忠信行誼“誠足動人”的人,“事父母旦盥洗,立床下察詞色,所欲先意迎之,務得其歡”;“人以貧告者,隨力賙之,至棼所負券,不責其嘗”;捐助公益“他如曾井、陳倉二墳之祭費無出,則捐膏田數畝而使三房輪掌,清淨寺繕修樓塔,資施三十余金,海埭斗門沖決,傭工伐石,使其侄陂首董治”31。可見丁懌提倡重修宗祠,熱衷宗族事務並非偶然。他為丁氏宗祠災後複建所做出的特別貢獻,贏得了族人的讚譽而名垂譜牒。
  丁懌、丁自申對宗祠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增其式廊,購東西之丙舍,拓廟亨之中堂”,大有“裕後光前”之功32。然而,丁自申對此並不感到滿意,其 “猶歉於未備, 而諄諄囑其子也”33。 萬曆二十八年 (1600年)任南京戶部江西主事的三子丁日近(字光元,號午亭,1553—?年)遵父命而從其事。黃鳳翔對這一次的興修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頃計部君謁告歸,聚族而謀,僉謂是役也钜,匪群力弗濟。計部君慨然曰:父命之矣,吾烏敢自愛其力。悉罄祿餘,規畫詳恪。族人祔祠而舍者,鹹願以地歸焉。君厚輸其直,拓祠地周圍可七十餘丈,綜其費幾千余金,五閱月而告竣事。門廡軒敞,寢室深邃,庭墀宏闊,饗饋有室,齋庖有所。34
丁啟濬《三宗祀議》亦對重修後的宗祠宏規作了描述:“前辟朝庭,後營寢室,恢為兩廡,亙以修垣,翼翼如也。”35丁日近“斥俸金八百餘兩,不召宗人一錢”36,對宗祠又做了進一步的擴築,使得丁氏宗祠“自承德公而下,營之凡三世,乃今赫赫奕奕,逾用改觀,惟宗祊實嘉賴之”37。今天宗祠的規模,正是這一次的重修奠定下的基礎。
  自此以降,見於史載而有事蹟可考者,宗祠在清代先後進行了五次重修。一是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宗祠“傾損不可複睹”,十三世丁煒 (字澹汝,號雁水,1627—1696年) “捐清俸百金,倡族人重新完其中宮”38。董其事者之一的十二世丁而祚(字世美,號吉人,1615—1704年) 曾作“告白”,呼籲族人捐資重修祠宇。《吉人公倡義鳩眾重建祠宇告白》云:
  大宗祠起蓋年久,漸次傾頹,曾經合族僉議,其間長短不無不齊,多竟相推委觀望,是以隱忍不設一謀,致祖宗棲神無地,靈爽抱恨,此甚非孝子順孫之所為也。懇諸叔兄弟侄,深念本源,有自孝敬為心,須速會同公議,權宜措處,秋後預備石木,乘明年大利,擇吉興工,則大事有成,新祠亦可刻期告竣。庶不至道旁之築,方免外族之譏。祚自愧才拙言疎,不敢齒及,以起居逼近祠宇,稔知其詳,為祖痛心,敢陳始末,希祈情諒,萬勿罪督,披誠瀝懇,耑此稟白。39
  經丁煒“捐俸首倡”,“諸叔父兄董其事,不遺餘力”,而“中堂聿新”40。
  二是“宴堂及周廡相繼頹圮,中堂旋即生蟻”,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年),“僉議循三宗祀議,拓募子姓有能捐四十金並力重新者,錄其功追報其祖考妣神主入廟祔享,得十一人董事”,修中堂,並建宴堂、周廡及牌樓41。
  三是雍正元年(1723年),“重新大宗祠牌樓”,十四世丁朝瑞 (字尊伯,號惠亭,1671—1751年)“倡首肩任,不敷湊足,共成美舉”42。
  四是“道鹹間,後進及兩廡傾圮”,“增廣生大業,國學煥然、監堂,只就殷戶捐修”,但因“族中多故,弗及蕆事為憾”43。對當時的募捐修祠的情況,可從十八世丁大業于咸豐四年(1854年)撰《建議募題客甯諸宗人充公勸言》瞭解其大概:
  竊聞人之有祖先,猶水之有本源,木之有根荄也。我丁姓聚族陳江,於今幾五百年矣,而食指眾多,稱巨族焉,且累世詩書登科第列顯宦者,代不乏人,夫非祖宗之流澤孔長歟?慨自十世午亭公自俸金鼎建祠宇以來,相承日久,從前規條嚴肅,課祀之費有所從出。邇來人心日薄,風俗日偷,祖宗祀業殆不可問,以致課祀之費俱有闕失,此為人孫子者所不忍聞,與不忍見者也。前年大宗傾圮,後進及兩廡經已鳩眾捐貲修葺,而鋪磚髹飾豎匾及清濬溝涵,與夫安土等費,課祀各項,因捐數不敷,遂至中止。所以然者,皆因族中財帛萬不如前,是以難之又難,以致束手無策。然斷何為事也?闔族人丁成萬,雖賢愚不一,而清夜自思,忍聽祖宗之血食有缺與國課有虧乎?斷不可以已矣。去年曾僉議有能充銀一百二十元者,許其晉考妣神主入祠春秋配饗,將所充主銀建置祀業,以供課祀之用,而族中有力者絕少,不能舉行。茲不得已再集族眾相議,謂我丁姓外出經營者甚眾,在浙生理稱饒足者實繁有徒,因僉議舉一剛方直有聲望者,到浙與諸宗人勸捐,以及賢子孫喜進其考妣入祠者,各盡孝思,庶幾集腋成裘,共建義舉,俾祖宗千萬世有血食之報,而子孫千萬世有善述之稱也。詎非今日之急務,而深有望于孝子慈孫哉!是為勸。44
  爾後,十五世丁廷蘭(字子琛,號文炷,1834—1911年)在咸豐九年(1859年)“與廣文、慶煇,茂才摛藻、寶書,職員一梅,國學占梅、鴻題、仰南、金書諸伯叔出為募捐,並族之賈甬者鳩貲來充,績成其事”45。
  五是光緒十五年 (1889年)“堂廡門楣均將就圮”,旅居寧波經商的族人“殷殷倡修,複匯來六百金”,委丁廷蘭董其事,“但土木工役為費甚钜,而捐充尤難,族眾有以破例厚充祔祀中龕之說進者”,“得孝思者四人,各充八百兩。惜阻于外事,動費過半,乃複募入右右龕兩人,各充八百兩”,由丁廷蘭與丁茂才、丁鴻元董事修葺,“以成其美”46。
  1982年7月,丁氏宗祠被列為晉江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蒙省政府資助二萬元,縣府撥款一萬元,吾族自籌三萬元為維修計”,于“甲子桂月興工,是年臘月告竣”,對“年久失修,蠹朽中空,苟不修葺,行將傾圮”的祠宇,進行了一次“整舊翻新,複其原貌”的修繕47。1997年12月,因宗祠門埕石板斷裂破損,泮池汙物淤塞,由回族事務委員會組織,花廳口斯蘭公司、岸兜和木、溪邊思強和水源等捐資10萬元,進行修整,門埕石板重新鋪設,清理泮池,四周砌石,立以護欄48。
  丁氏宗祠雖屢經修理,然終因年代悠久,歲月滄桑,中堂、後殿、兩廡之屋頂破損雨漏,椽桷、木柱嚴重腐朽,由於1984年的修繕規模不大,若不加搶修,有傾塌之險。族人無不以祠堂岌岌可危之勢而朋興“務當整修”之議,特別是近些年來“泉州靈山丁氏祖墓群”修建完善,《陳埭丁氏回族宗譜》編纂行世,唯宗祠將圮而無修,“實有負先祖之勞心,亦顯失後裔應擔之職責”49。為此,陳埭鎮回族事務委員會即會同有關人士對宗祠進行檢測鑒定,一致認為務必重加翻建。在省、市文管部門的支持下,聘請三明市文物古建築修繕工程處對宗詞進行全面勘測、規劃、設計,編造修建方案。2000年12月10日,由陳埭鎮回族事務委員會向晉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遞交了《關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埭丁氏宗祠整修的請示報告》,同時醖釀成立了“陳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員會”,並發佈《重修陳埭丁氏宗祠告宗親書》,號召全體宗親“積極回應,群策群力,慷慨捐資,為重修丁氏宗祠做出奉獻”。議定為捐資者“在祠堂樹碑誌其芳名”、“影雕肖像”或“以漢白玉雕塑其像並作生平簡介”,以“表彰先進,永垂後念”50,海內外宗親踴躍捐輸,共募人民幣255萬元。為做好宗祠的整修工作,特別制定了《陳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員會章程》,健全組織機構,明確集資辦法、現場施工和財務管理制度。召開回委會全體成員和七村党支書、村主任以及陳埭片老人總會正、副會長聯席會議,商定修祠大事,簽定《共同責任書》,重申分工,各負其職,以切實保證宗祠修建工程的順利進行。2001年2月8日下午,在宗祠舉行“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三級文物管理部門審議修建丁氏宗祠會議”,參加會議的領導、專家、代表聽取了宗祠修建方案,進行現場考察,就修舊如舊為原則、保證施工品質是關鍵提出建議,達成共識。2001年6月4日,由晉江市文化體育局向福建省文物局提交《關於申請審批陳埭丁氏宗祠維修方案的請示》報告。6月19日,福建省文物局下達了《關於陳埭丁氏宗祠維修方案的批復》檔。宗祠維修工程由三明市文物古建築修繕工程處負責施工,“鳩工購料,於2001年荔夏啟土,臘冬告竣,共費人民幣一百余萬元。遵照文物保護法修舊如舊的原則,規模結構,悉依舊制,而建築風貌,煥然一新”51,經省、市三級文管部門組織專家驗收,評定是“閩南宗祠建築維修的一個典範”52。2002年9月20日,舉行了隆重的丁氏宗祠暨陳埭回族史館重修落成慶典。
  陳埭丁氏宗祠,自明永樂間肇建,到至今重修的宏大規模,己經有了近600年的悠久歷史。這不僅清楚地說明了陳埭丁氏回族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早已有了祖先崇拜這樣的觀念和行為,而且充分反映了加強和維繫宗族共同體的封建宗法家族意識是一脈相承和十分強烈的。
 
五、社會影響
  宗祠,是血緣聚落裡最高等級的公共建築,是一個宗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表徵。以福建省最大的單姓回民聚居社區、一支長期生產生活於漢民族社會中逐漸融合的回民群體、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成長的鄉鎮企業發展典型而引起海內外矚目的陳埭丁氏回族,以宗祠為載體,向世人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與成就,在社會上贏得了讚譽,也產生了影響。
  1979年,政府重申了陳埭丁氏回族的民族成份。1984年,成立“陳埭回族事務委員會”管理民族事務。改革開放給陳埭丁氏回民帶來了勃勃生機,發揚“愛拼才會贏”的拼搏、開拓、創新的精神,艱苦創業,大膽實踐“以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經濟建設模式,充分發揮僑鄉優勢,大力興辦鄉鎮企業,走上了富有特色的振興農村經濟的發展道路。20年來,七個回族村已辦起制鞋、服裝、塑膠等各類企業935家,2001年工農業總產達35.4億元,人均創產值13.67萬元,上交國家稅收1.46億元,人均收入9867元。陳埭從一個以農為主的農村,發展成為工貿發達、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富裕的城市化城鎮。陳埭丁氏回族步入了全國少數民族的先進行列,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152。
  經濟的騰飛,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七個回族村都有了自己的幼稚園、全日制小學,並辦起了一所具有初中、高中、職高的綜合性完全中學,實現了全體回民的九年義務教育。組建“民族南音社”、“民族詩詞社”,以及“鄉僑老人協進會”、“回族殘疾人聯合會”等,在宗祠舉辦“重陽詩會”、“南音演唱會”和“回族新老幹部團拜會”、“集體祝壽會”、“回族殘疾人聯誼會”等,以及開展各種慶典活動,既活躍了民族文化,又為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添加了光彩。
  陳埭丁氏回族民族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進步,得到了中央、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党和國家領導人萬里、王漢斌、姚依林、喬石、谷牧、吳學謙、陳再道、王恩茂、司馬義?艾買提等,國家民委副主任陶愛英、平措旺傑、文精、江家福、李晉有,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馬自樹等,福建省領導項南、陳光毅、林一心等,以及黑龍江省長陳雷、雲南省政協主席劉樹生、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黑伯裡等,先後親臨陳埭視察,到丁氏宗祠參觀。全國各地少數民族也紛紛組團前來考察學習,1993年10月,在丁氏宗祠接待國家民委組織的出席“全國少數民族優秀廠長(經理)表彰會暨國慶觀禮團”的全體代表153。
  陳埭丁氏回族形成與發展的歷史,改革開放經濟崛起的模式,也引起了海內外學者的極大興趣與熱情關注,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斯里蘭卡、瑞典、西班牙、敘利亞等國家,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的專家、教授,在陳埭丁氏回族社區做調查與研究。1989年12月,陳埭回族事務委員會與福建省歷史學會聯合在丁氏宗祠舉辦“陳埭回族歷史討論會”,數十位學者聚集陳埭,多層面、多視角地研討陳埭丁氏回族的歷史與文化,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論文集《陳埭回族史研究》,全面而系統地反映了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丁氏宗祠所具有的特殊歷史地位和學術研究價值154。
  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綜合考察團”特別列陳埭丁氏宗祠為考察點,由100多位世界各國的學者、官員組成的考察團來到陳埭參觀考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迪安博士、阿曼的穆什塔格?阿卜杜拉?薩利赫等阿拉伯國家的駐華大使,在遙遠的中國東南方見到這麼多的阿拉伯穆斯林後裔激動萬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親手種下了象徵中外人民友誼的“長青樹”。1994年2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舉辦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泉州召開,迪安博士再度率領來自18個國家近80位學者到陳埭考察,參觀丁氏宗祠,還進行了主麻日禮拜。敘利亞國家文物總局局長蘇爾坦穆哈欣博士亦于2001年到陳埭參觀丁氏宗祠及回族史館陳列。那株己是枝葉茂盛的友誼長青樹,一次又一次地迎來了參觀考察丁氏宗祠的中外賓客。
  近幾年來,中央電視臺、福建電視臺和臺灣的臺灣電視臺、香港的亞洲電視臺,以及國外的約旦國家電視臺,還有《中國畫報》、《民族畫報》、新華社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日本《朝日新聞》、韓國文化放送等國內外的多家報刋雜誌、新聞媒體,在陳埭拍攝採訪,製作專題影片和撰寫專門文章,介紹與宣傳陳埭丁氏宗祠,更加使這座蘊含著濃郁的中外文明色彩的古老建築,享譽海內外。
註釋
1莊景輝編校:《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九《碑銘牌匾、楹聯詩文》,〔香港〕綠葉教育出版社,1996年。
2《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三《傳記、行狀?壽母傳》。
3  64《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二《紀、說、表?扳譜說》。
4《清源金氏族譜?麗史》,廈門大學博物館抄藏。
5  13  19  22  23《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三《傳記、行狀?二莊孺人傳》。
6《榮山李氏族譜?垂戒論》,廈門大學博物館抄藏。
7  104  120《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一《序、跋、譜例?譜序》。
8  78  79  80  105《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二《紀、說、表?纂述世謨》。
9  65  103《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一《序、跋、譜例?丁氏譜牒》。
10  18  61  62《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三《傳記、行狀?府君仁庵公傳》。
11  14《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三《傳記、行狀?誠齋府君傳》。
12  16《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九《碑銘牌匾、楹聯詩文?哲初丁先生清複從祖塋隴功德碑》。
15  20《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七《契約文書?鹿園祖墓文契》。
17《泉州府志》卷四十七《明循績》。
21《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九《碑銘牌匾、楹聯詩文?修理五世祖英傑丁公墓碑記》。
24  101  102《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一《序、跋、譜例?譜例》。
25  53  121《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二《紀、說、表?聚族說》。
26  28  33  34  37《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九《碑銘牌匾、楹聯詩文?重建丁氏宗祠碑記》。
27  29  30  31《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三《傳記、行狀?封主事先大人後吾府君行實》。
32  35  36《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六《祭祀規約?三宗祀議》。
38  41  66《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六《祭祀規約?列祖神主入大宗祠合祭祝文》。
39《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十二《拾遺?吉人公倡義鳩眾重建祠宇告白》。
40《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六《傳記、行狀?吉人公行狀》。 
42《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六《傳記、行狀?高祖惠亭公傳》。
43  45  46  70  71  72《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九《碑銘牌匾、楹聯詩文?重修大宗祠碑記》。
44《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十二《拾遺?雪峰公建議募題客甯諸宗人充公勸言》。
47《陳埭丁氏回族宗譜》卷九《碑銘牌匾、楹聯詩文?重修丁氏祠堂碑記》。
48碑記鑲于丁氏宗祠門埕護欄。
49  50晉江市陳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員會:《重修陳埭丁氏宗祠告宗親書》。
51丁木德:《重修丁氏大宗祠碑記》。
52《陳埭丁氏宗祠修繕工程竣工驗收紀要》。
152  153丁顯操:《壘罐齋記》五《六十年序記》。丁毓玲:《在團結進步事業中默默耕耘》,《福建民族》1994年第6期。
154編委會:《陳埭回族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陳埭丁氏宗祠雜記:一個穆斯林家族的漢化史
 蕭春雷
  
寫“回”字的祠堂
 
在福建跑過許多宗祠,泉州陳埭岸兜村的丁氏宗祠的確很有特點,原因在於這個家族並非漢族,而是回族。讓我引用一句標準的說法:它是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我們知道,全世界只有漢民族建宗祠祭祖先最起勁。身為回族的丁氏家族而熱中于祖先崇拜,當然是一個異數,讓人驚奇。
日前,丁氏宗祠榮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丁氏在陳埭是大族,有兩萬餘人,被稱為“萬人丁”。1984年,陳埭曾經是福建第一個億元鎮,如今陳埭已成為著名鞋都,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43.8億元,是福建經濟最發達的鄉鎮之一。有人,有錢,所以2006年6月10日舉行的揭碑慶典儀式十分熱鬧,隆重。
看過去,丁氏宗祠是一座普通的傳統閩南祠堂,坐北朝南,廊院式佈局。中軸線自南至北為泮池、門埕、前廳、前庭院、中堂(主殿)、後庭院、後殿。除泮池外,南北長49.24米、東西寬21.38米,總占地面積1052.75平方米。中堂掛滿了“父子進士”,“三世進士”、“六子簪纓”之類誇耀家族人文的匾額。神龕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木牌為阿拉伯人喜歡的綠色。最奇怪的還是鑲於正門門楣上方的鳥形木雕,不像漢民族的吉祥圖案,傳說是伊斯蘭教“祈求真主賜予吉祥與安寧”的“吉祥鳥”。還有一點很有意思,宗祠的整體佈局構成了漢字“回”字形,你如果不相信,不妨到後殿東北角看看,為了模仿漢字書法的轉角折筆,那個角被斜斜削去。
要知道,在過去的幾百年間,丁氏家族早已漢化。然而,這座宗祠卻在默默書寫丁氏家族身世的謎底。
 
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
 
根據族譜,陳埭丁氏家族的一世祖丁謹(節齋)於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從蘇州遷來泉州文山裡,三代單傳,三世祖丁夔(碩德)乃率子丁善遷居到陳江雁溝裡,也就是現在的陳埭。據說,丁氏遷陳埭,是丁善的妻子莊淑懿的主意。當時正值元末,泉州發生了“亦思巴奚”戰亂,陳友定討伐叛軍,看到長得像外國人的就殺,信奉伊斯蘭教的丁家遷出泉城,主要目的是避禍。
沒想到丁氏來到陳埭,像找到了合適自己的土壤,迅速發達起來,人丁興旺,成為當地望族。民間傳說,丁善找了塊風水寶地葬父母,風水先生對他說:如果墓碑豎於墓前,子孫裡會出三個宰相;如果墓碑豎於墓後,子孫就會繁衍萬人。這就是所謂的“進前三宰相,退後萬人丁”之說。高官與丁口,換了別人或許會難以選擇,但丁氏家族三代單傳,命懸一絲,早把丁善嚇壞了,果斷地選擇了後者,所以歷代丁氏家族的墓葬都把墓碑豎在墓後。如今,丁氏宗祠的門楣上自豪地掛著“陳埭萬人丁”的匾額。
明初朱元璋的政策對少數民族很不利,丁氏家族遂隱藏起自己的信仰,主動漢化。建宗祠的想法最初是丁夔提出來的,最後在丁善父子手中完成。丁善生有三子,長子媽保,次子觀保,三子福保。關於宗祠的起建,民間還傳說,福保從小牧牛,天天抱牛犢過溝放養,隨著牛犢逐漸長大,練就了過人的臂力,在一次打擂臺中把對手抱起扔到台下,得勝後的福保將拆擂臺的杉木料運回家,建起了最早的祠堂。
明嘉靖四十年(1561),丁善父子建造的宗祠毀於倭寇入侵。時八世祖丁懌對兒子丁自申說:“顧大宗祠未落成,死而見祖宗地下,俱以我為慢。”於是這對父子開始對宗祠進行大規模擴建,奠定了今天的基礎。
此後,見於史載而有事蹟可考的宗祠重修,清代還有5次,分別為1685年,1704年,1723年,1859年,1889年等。最近的兩次是1984年和2001年。一座宗祠,要穿過五六百年的光陰,需要一個家族漫長而精心的維護。
 
主動走向漢化的三個原因
 
然而,丁氏家族的故事裡,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在於他們是如何逐步放棄信仰,主動融入漢文化的。莊景輝教授認為,有三大原因導致丁氏家族主動走向漢化。
首先是與漢族通婚。丁氏回族的嫁娶對象主要是漢族,與同族異姓聯婚的只是極少數。據族譜所作的婚配統計,一世節齋為陳氏,二世述庵為陳氏,二世碩德為蘇氏,四世仁庵為莊氏,五世毅庵為蒲氏繼王氏、誠齋為陳氏、英傑為施氏。……廣泛地與漢族婦女通婚,不僅在血統上日漸增多地注入漢族成份,而且帶來了三綱五常、倫理道德等漢族的封建傳統觀念和行為準則,導致丁氏回族普遍地接受漢文化。
其次是讀書入仕。最值得丁氏回族引以為榮的是八世丁儀“首登仕籍”,官至四川提刑按察司僉事,然而卻導致了“以士大夫之禮祀於先”。據統計,八世至二十世,丁氏家族登進士者16名、舉人21名、歲貢15名,還留下了歷代文人著作近30種。就科舉入仕者人數之多,丁氏回族足以同泉州任何一個漢姓宗族望族相比。可是家聲大振的同時,伊斯蘭教信仰也加快了泯滅。例如禁食豬肉的傳統,便被一個“御賜豬肉”的傳說合理化。傳說十一世丁啟浚得罪了魏忠賢,魏誣告丁不食豬肉為欺君之罪。皇上疑之,命宴請滿朝文武,果見丁端坐不吃,問他原因,丁啟浚說:“我祖食不以豬,今食則背祖,不食則欺君,甚是為難。”皇上見其坦誠,賜丁氏食豬肉,遂成習俗。
再次是因應時代變化進行自我調適。一世祖丁謹是來自蘇州的穆斯林商人,直到三世祖還是往來于蘇州泉州間的商販,元末戰亂,四世祖丁善果斷地放棄了經商傳統,遷居陳埭,隱伏耕讀,廣置田產,採用了當地漢族的謀生方式和生活習慣。當時局不利少數民族時,為了避免文化衝突,他們甚至隱瞞自己的族屬,例如明成化年間“撒氏戊卒”案發生後,丁氏重修祖譜,攀北宋漢人丁度為祖,“以昭其裔不出於回回也”。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貫徹與落實,晉江縣(今改市)政府於1979年1月重申了陳埭丁氏回族的民族成份。改革開放後,陳埭丁氏又成為經濟發展的先鋒。丁氏祖先是很開明的,他們告誡後代適應時代,“不泥於教,亦不背於其教,變而通之,與時宜焉”,因此創造出一個伊斯蘭教與中國禮儀結合的典範。
 
現在只知不用豬肉祭祀
 
丁氏家族最重大的背教事件發生於十六世紀。十世祖丁衍夏(1516~1597年?)寫了篇《祖教說》,描寫自己幼年所見的情形:
“吾家自節齋公以上,其遷所自出,俱不得而詳也。由其教而觀之,敦乎若上古風氣之未開然也?如斂不重衣,殯不以木,葬不過三日,封若馬鬣而淺,衰以木棉;祀不設主,祭不列品,為會期,面相率西向以拜天;歲月一齋,晨昏見星而後食,竟日則枵腹;薦神惟香花,不設酒果,不焚楮帛錢;誦清經,仿所傳夷音,不解文意,亦不求其曉,吉凶皆用之;牲殺必其屠而後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清不以交於神明;衣崇木棉而不以帛,大率明潔為尚也。夏稚年之所習見矣。”
據此可知,十六世紀初,丁姓家族仍保持著禮拜、封齋、不食豬肉、宰牲、土葬等伊斯蘭教規。可是不久後情況大變,喪葬變俗,禮拜多廢,甚至遵從漢俗燒冥錢拜偶像,只有祭祀祖先仍然用香花,禁豬肉:
“厥後殮加衣矣,殯用木矣,葬踰時矣,衰麻棉半矣,祀設主矣,封用壙矣,祭列品而加牲矣,務肥腯矣,天多不拜矣,齋則無矣,牲殺不必出其徒而自殺矣,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設矣,楮帛錢焚他神矣,祀先則未用也,香花之薦猶故也,不豚猶故也。”
到了最後,祭祖也燒冥幣了,佛道也有人崇拜了,甚至連豬肉也吃了:
“今則祀先有焚楮帛錢者,牲殺不必自殺與其徒者,衰皆以麻無用棉者,葬有踰十餘年者,吉凶有用黃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
在十六世紀短短的幾十年內,丁氏家族就完全背離了伊斯蘭教信仰,均遵漢俗。此後的四百多年,只剩下宗祠祭品不得用豬肉這一條禁律。20世紀30年代曾主持過泉州清真寺教務的張玉光阿訇,描述他瞭解的陳埭丁氏:“村莊十二處,約有三千餘戶,俱姓丁,相傳原籍為阿拉伯人,其先祖墳,尚有字不能分辨之阿拉伯文石碣,刻下均已失傳。以前逢其先祖祭祀日,尚來寺中宰雞鴨。現在只知不用豬肉,而要用牛肉祭祀,其他概無所知矣。”
 
廈大教授與陳埭丁氏回族
 
在陳埭,我遇到了廈門大學的莊景輝、郭志超和吳孫權三位教授,因為曾經做過丁氏家族的研究,這次他們被邀請為嘉賓。其中莊景輝教授曾長期研究丁氏家族的漢化史,就相關問題發表過20多篇論文,在學術界產生很大影響。此外,他還編著出版了《陳埭丁氏宗祠》,《陳埭丁氏回族族譜》等重要資料。他說:“從1979年我的老師莊為璣教授帶我進入陳埭回族社區,這20多年來,我最精彩的學術年華,都獻給了陳埭回族和海外交通史研究。”
晚上,與莊教授在酒店房間裡聊天,他說起了一個故事。
丁氏家族移民臺灣有兩個大的聚落,一在鹿港,一在台西。鹿港丁氏與陳埭祖地聯繫比較密切;台西丁氏有兩萬多人,種蟶為業,則失去了聯繫。1994年,他去臺灣進行單姓在不同社會環境下的漢化比較研究時,發現台西丁氏已經完全遺忘了自己是“回丁”的記憶,加入了“漢丁”的全台丁姓宗親會。當地一位教師說,他們知道自己來自大陸陳江,但找遍了地圖也找不到陳江這地方。莊教授於是告訴他們,陳江就是陳埭。
“現在台西丁氏經常組團回來,我幫他們找到了祖地,他們很感激我。”他笑道。
莊景輝教授的貢獻得到了公認。我碰上的幾個丁氏宗親都說:“沒有莊教授,丁氏宗祠不可能評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揭碑慶典儀式上,組委會鳴謝的長長名單中,頭幾個就提到他。郭志超教授稱之為“廈大學者與地方合作研究的一個典範”。
 
【資料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07031010004nh.html